采用國際采購一般情況下,是因為國內的某些技術和質量得不的到保證,或者國際采購在價格上與國內的同樣物料價格有很大優(yōu)勢的時候,就采用國際采購。
至于國際采購的優(yōu)點:質量相對穩(wěn)定
1.現(xiàn)在的政府采購使用的是競爭招標。
2.中國成為世界的采購地。一方面,中國產品價廉物美是人所共知的,中國被稱為“世界工廠”也已不是新鮮事;另一方面,跨國公司在中國采購量遠遠沒有達到理想的水平,比如在零售集團們全球采購中,中國供應量僅為3%——潛力還足夠大。
3.各種原因促使國際采購的發(fā)生,如質量:采用ISO9000標準后,有了統(tǒng)一的具體標準;溝通:現(xiàn)代技術的發(fā)展降低了電子通信的成本;政治經濟氣候:關稅在不斷降低和取消;市場一體化趨勢加強;運輸:與所有運輸方式相關聯(lián)的成本不斷降低;競爭:公司普遍面臨市場競爭,因此尋找低成本的原材料和尋找先進技術一樣重要。
3、隱含成本過高的問題:在將國內采購和國際市場采購作比較時,往往會忽略國際市場采購中的某些成本計算,或者有時也會出現(xiàn)一些突發(fā)事件使國際采購的成本增加,這些都是國際市場采購的隱含成本。
4.運輸成為采購業(yè)務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國際運輸和制造工序一樣能夠增加產品的用途和價值。運費是國際采購貨物抵岸總費用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,如果國際采購的貨物要取得預期的效益,買方必須將其運輸費用降至最低水平。除商品本身的因素外,其他影響國際運輸費用的兩個主要因素是運輸?shù)木嚯x和運輸方式。一般來說,貨物供應地的距離越遠,運輸費用越大。而決定運費的關鍵在于運輸方式的選擇。國際貨物運輸方式包括海洋運輸、鐵路運輸、航空運輸、公路運輸、內河運輸、郵包運輸、管道運輸以及由各種運輸方式組合而成的多式聯(lián)運。運輸技術和計算機管理觀念的不斷發(fā)展和加強使得多種方式的聯(lián)合運輸成為國際貨物運輸?shù)囊环N較有效的費用低廉的運輸方式。
5、在國際貨物交接過程中,可能會遇到各種不同的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,使貨物遭受部分損失或全部滅失,從而給買方或賣方帶來不利的經濟后果。為了使貨物在運輸過程中可能遭到的意外損失得到補償,貨物的買方或賣方便需要按合同規(guī)定向保險公司辦理保險手續(xù)。投保人同保險公司訂立保險契約,被保險人向保險人按一定的金額投保一定的險別,交付一定的保險費,從而將貨運過程中可能遭到的風險交由保險公司承擔。
6、國際采購貨物的投保:我國的國際采購貨物大多是以FOB或CIF價格成交,由各進口公司負責在國內向中國人民保險公司辦理保險。各進口企業(yè)須在獲悉每批貨物啟運時,將保險所要求的內容書面通知保險公司作為辦理投保手續(xù)。